诗集古诗网首页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故事

百年辉煌 女性故事 抗日战士何小静

2021-11-04 22:58:07诗集古诗网首页
  百年巾帼,一代风流

  百年巾帼,一代风流。走过百年的中国妇女跨越时代、跨越民族、跨越国界,在新民主主义革命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、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时期,自强不息、奋斗不止,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。值此中国百年华诞,“广州女性”为您呈现百年辉煌中的优秀女性故事,以此重温她们的光辉事迹,缅怀志士先贤、赓续精神血脉。

  今天,羊城巾帼宣讲员——广州市番禺区妇联主席周瑞芳,为我们介绍抗日战士何小静的故事。

  何筱静(1921-1941),原名“何雪晴”,又名“何小静”,广东番禺沙湾人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何小静兄弟姐妹7人相继走上革命道路,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,其中何小静(家中排行第四)和何虹(1927-1945,家中排行第六)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

  何小静自小多才多艺,有很好的音乐和表演才能。1936年底,何小静参加了由当时广东地下党领导的广州市艺协剧团少年组,并任广州市少年抗敌先锋队的副大队长,积极奔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,被称赞为战时小学的“小何先生”。

  后因家贫失学出来谋生,被吸收为大沥社教实验区的职员,后随队到广东罗定一带开展抗日救亡运动。因工作表现突出,1938年11月,17岁的何小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。

  1939年1月,何小静随广东省动员会战时工作队一四七队调往粤北韶关,参加党员训练班。在1940年夏训结束后,何小静被派往十二集团军151师政工总队工作,名义上是为军队做政治工作,实质上是按照党的指示,秘密潜伏到军内发展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月“皖南事变”后,由于叛徒出卖,何小静在转移广西桂林途中被特务逮捕,不久被转移到广东韶关芙蓉山监狱。

  在狱中,何小静不畏酷刑拷打,严词驳斥反动派的无理迫害,同时主动关心和鼓舞难友,还积极对看守士兵开展抗日救国宣传。她还以对革命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写过很多诗歌,其中感人肺腑的长诗《囹歌》最具代表意义。

  何小静坚贞不屈,至死不暴露自己的真正身份,对组织内的事更是守口如瓶,使敌人束手无策,被杀害之际依然面不改色、理直气壮地高呼:“宁为雁奴死,不作鹤媒生!”何小静牺牲时年仅20岁。

  何小静牺牲后被革命人士秘密安葬在广东省韶关市芙蓉寺旁,一直不为世人所知。时至1994年,韶关市芙蓉山寺在扩建时,在山坡上发现了何小静烈士的墓葬,同时出土了三块墓碑,墓匾上书“女中先觉”,两块挽联书着:“求民族自由念载奔劳实践武侯两句话 争妇女解放半生努力堪称巾帼第一完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