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集古诗网首页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诗人

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原文及翻译

2021-10-31 02:25:53诗集古诗网首页
  书非借不能读也

  书非借不能读也。子不闻藏书者乎?七略四库,天子之书,然天子读书者有几?汗牛塞屋,富贵家之书,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?其他祖父积、子孙弃者无论焉。非独书为然,天下物皆然。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,必虑人逼取,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,曰:“今日存,明日去,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”若业为吾所有,必高束焉,庋藏焉,曰“姑俟异日观”云尔。

  余幼好书,家贫难致。有张氏藏书甚富。往借,不与,归而形诸梦。其切如是。故有所览辄省记。通籍后,俸去书来,落落大满,素蟫灰丝时蒙卷轴。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,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!

  今黄生贫类予,其借书亦类予;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。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,生固幸而遇予乎?知幸与不幸,则其读书也必专,而其归书也必速。

  “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(好好地)去读,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(怎样读书)吗?”《七略》、《四库》,是皇帝的藏书,然而皇帝读书的人又有几个?那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,放在家里塞满屋子的,是富贵人家的书,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又有几个?其余那些祖辈父辈收藏(书籍),儿子孙子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,不仅书籍是这样,天下的事物(也)都是这样。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向别人借来的,(他)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,因而忧惧地抚摸玩赏那个东西而久久不停,心想:“今天还存放(在我这里),明天(就要给人)拿回去,我不能再看到它了。”如果(这东西)已经被自己所占有,一定会(把它)捆扎好放在高处,收藏起来,说一声“姑且等到以后的日子再看吧”,如此而已。

  我年少时爱好读书,但是家里贫困,很难得到书读。有个姓张人家藏书很多。(我)到他家去借,(他)不借给我,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。我那种迫切(求书的心情就)像这样。所以(只要)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。做了官以后,薪俸花掉了,书籍买来了,(屋里)到处都堆放满了,蠹虫丝迹,时常覆盖书册。这样以后我(才)感叹借书读的人是(那么)用心专一,而自己年少时候的光阴是(多么)值得珍惜啊!

  现在姓黄的书生像我(从前一样)贫穷,他借书(苦读)也像我(从前一样);只不过我,把书公开,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,(不肯出借),似乎并不相同。这样看来,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姓张的,然而姓黄的书生本来幸运遇到我吗?(黄生)懂得了(借到书的)幸运和(借不到书的)不幸运,那么他读书也一定会专心,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。

  本文为顾炎武与友人的书信之一,为辞谢对方的文字之求而作的复信。这类文字之求,主要是指有关个人的墓志、碑状之类,其中大多与研究学问,国计民生毫无关系。

  《与高司谏书》修顿首再拜,白司谏足下: 某年十七时,家随州,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 ,始识足下姓名。是时,予年少,未与人接,又居远方,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、郑天休数人者,以文学大有名

  《中山狼传》这篇寓言在情节的安排上很富有特色,起如卷浪,伏似潜礁,蓄同积流,发若喷洪。它处处为表现寓言形象服务,而用墨饰色,无不栩栩传神。

  欧阳修的《洛阳牡丹记》作于宋景祐元年(1034),全文分三部分:《花品序第一》、《花释名第二》、《风俗记第三》。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。

  《梵天寺木塔》选自《梦溪笔谈》。梵天寺木塔,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,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。今已损毁。

  《史记·商君列传第八》 商君相秦十年,宗室贵戚多怨望者。写赵良对商鞅的劝告,要求商鞅急流勇退,让出封地,到边远的地方隐居,不然将危在旦夕。

  本篇收集了荀子的学生平时所记下的荀子言论,因为这些言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,难以用某一词语来概括,而这些言论从总体上来看大都比较概括简要,可以反映出荀子思想的大概,所以编者把它总题为“大略”。

  蔡磷,字勉旃,吴县人。重诺责②,敦风义③。有 友某以千金寄④之,不立券⑤。亡何⑥,其人亡。蔡 召⑦其子至,归之。愕然⑧不受,曰:“嘻! 无此事也, 安有寄千金而

  修顿首白,秀才足下:前日去后,复取前所贶古今杂文十数篇,反复读之,若《大节赋》、《乐古》、《太古曲》等篇,言尤高而志极大。寻足下之意,岂非闵世病俗,究古

 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①?非不贤也,为其不可得而法。先王之法,经 乎上世而来者也,人或益之,人或损之,胡可得而法?虽人弗损益,犹 若不可得而法。东夏之命②,古今之法,